玉溪,是时候放低姿态当好店小二了
这次,我们不讨论新房、也不谈论二手房,我们从公租房引出一个话题,玉溪,你往哪里走?这是一个涉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话题,轮不到我等草民操心(实际也操不了那个心),在此就当是吃饱了撑着吹牛瞎扯吧...
以下开始胡扯,先申明,对外地人申请公租房的事仅仅作为讨论其他话题的药引子,并非本文重点,切勿炒作这个话题,为相关部门及这些人带来麻烦!如果有说错的地方请自行更正。
从17年开始(18年底达到高峰,不叫停或还将持续涌入),陆续来了好多四川、重庆人到玉溪市红塔区申请公租房。这事在玉溪掀起了很大的波澜,最后以惊动住建部被省住建厅叫停对他们的公租房申请为结局。
当时玉溪对此事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支持派认为公租房闲置太多,与其空着不如租给他们,并且玉溪本地人口少,又缺乏吸引外地人口的优势条件,这些人的到来长远来说可以增加人口流入,产生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
占多数的反对派认为公租房属于保障性住房,这些人申请公租房本来就是钻空子,与本地人抢占保障性住房资源,并且他们不是一年到头在玉溪,对本地经济贡献不大,应该清理出去。两派的观点都有道理,暂不评论对错。
据不可靠消息,四川、重庆等地总共大概有3000人左右申请入住了红塔区范围内的公租房(划重点:全省仅玉溪出现这种情况,其他地方基本没有或不突出)。据本人在火车站公租房连续蹲点观察及搭讪,他们多是40—60岁左右的退休人员,每年冬季和夏季来玉溪居住,居住时间大概6个月左右,常驻也是有的。这两个季节恰逢寒暑假,有的还带了孙辈以及亲戚朋友一起来玉溪居住。
针对这个数字算小帐:
一、3000申请人×3=9000实际居住人口
二、12000×90(3个人每天平均消费)×180(天)=194400000(1.9亿元)
三、3000×4000=12000000(1200万)家具电器等消费
四、医疗、娱乐、其他日常消费...
这个计算很可能过于粗糙,并且有的人肯定不认同,在此只是抛砖引玉。从理想方面看,一是他们来玉溪必然会产生各种消费那是一定的;二是这几个月他们的儿女或朋友也将同时短期来玉溪;三是下一步他们可能居住的时间会更长,可能引流而来的人口更多;四是他们本地消费将持续增加等等。
小结:记住几个关键,1、全省只有玉溪出现大规模重庆四川人来玉溪;2、不断涌入;3、此事玉溪人反对派居多。
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玉溪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一产业增加值181.6亿元,增长5.6%;
第二产业增加值852.6亿元,增长4.9%;
第三产业增加值915.5亿元,增长9.2%。次产业结构为9.3:43.7:47.0
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2.4、3.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35.9%、57.1%。
有必要了解什么是第三产业:总的来说就是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
此处关键点:由此可见玉溪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持续增加,拉动GDP增长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持续增加。
再来看更重要的:玉溪市市本级财政收入三烟(红塔集团、和合集团、烟草公司)占总收入比的比重非常大。其他收入主要来源:卖地和上级转移收入(就是中央给的钱)做主要补充。
此处关键点:收入来源单一,风险非常大,甚至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其实好些玉溪人基本都是清楚这种情况的,所以玉溪市很努力,很努力地在培育和发展烟草外的其他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我们的矿电,蔬菜等。当然也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数控、信息化等等。
总结重点:1、玉溪市产业结构单一;2、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持续增加,拉动GDP增长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持续增加;3、全省只有玉溪出现大规模重庆四川人来玉溪;4、此事玉溪人反对派居多。
这就是国家对玉溪的定位,作为玉溪人,必须了解。这个定位就是玉溪的方向和重点,玉溪只有从这个方向努力,围绕这个方向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在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下达到定位目标,实现玉溪的再次辉煌。
简单粗暴点:玉溪开个超级大的店,让外面的人都来玉溪吃喝玩乐加养老。就是说玉溪并没有被列为第一、二产业城市规划,国家把玉溪产业定位于第三产业,服务于省会昆明以及建设面向全国的养老以及南亚东南亚的开放枢纽、美丽高原湖区健康宜居城市。在这个定位下确定了玉溪人必须当好店小二,搞好服务才是出路。
前面说的公租房3000多四川重庆申请人其实已经有预见性地替玉溪诠释了玉溪作为康养城市的完美定位,但同时占多数不支持四川重庆人申请公租房的态度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玉溪人傲慢的一面。这种傲慢由来已久,比如对昆明人的称之为“昆虫”,对云A车辆的不包容,对昆明人到玉溪消费低的偏见等等。
对于玉溪(在此特指红塔区,下同)各个第三产业的规划等等在此就不细说了,我们政府有强大的智库,轮不到我等草民在此指点江山。
一句话总结:
国家对玉溪的定位
使得玉溪人必须放低姿态甘当店小二
重塑玉溪新兴产业格局